当日,乐清山上狂风大作,不久便淅淅沥沥落起雨,一间隐在山中的小禅房外肃整地站着两列禁军。
少时,房门缓缓被人推开,雪青色的裙摆迈入雨中。
“臣,奉旨迎殿下回宫。”永安侯拱手垂首行礼。
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嘀嗒声渐渐靠近,媚而不妖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:“若我不肯呢?”
来之前,他便已有此预料,只高声回道:“还请殿下为万民思虑。”
“……万民?”
随着女子一声冷笑,永安侯错愕地抬起头,公主容色倾城,一双凤眸更是美艳无比,但此刻流淌在那双眼中的光亮却令他无法直视。
永安侯仓惶地低下了头。
公主当真是为万民而和亲吗?
此次旱情到底为何迟迟不能得到缓解?
备战所需的钱粮又只能从国库中来么?
他可以要求陛下彻查负责赈灾事宜的一干人等,他亦可以冒死进谏,让众宗室大臣从自身割下一块肉共度国难。
但此种种,无疑会在朝堂之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,如今的大周,虽已稳固强大,但朝堂之中也已盘根错节,彼此之间皆有庇佑。
这也是为何太子和亲的提议甫一提出,便引来群臣拥附,若要解决那些难题,哪里比得上遣一女子前去和亲来得便(biàn)宜?
她并非为万民而和亲。
他们要她为大周不可示人的腐朽与溃烂而和亲……
油纸伞上沉闷的嘀嗒声渐远去,豆大雨珠洇入永安侯眼眶,他恍然回神,朝着雪青色长裙单膝跪地,一众将士见势跟着行跪礼。
无论如何,公主殿下肯点头和亲,这似乎已是最好的结局。
但他未想到,护送公主的禁军在入宫门前便被滇国七皇子带人拦下,直至今日他仍清楚地记得那双像狼一般冰冷狠厉的黑眸,和低沉倨傲的声音:“大婚前公主暂歇飞雪楼,此乃贵朝太子旨令,永安侯意欲抗旨?”
太子生性谨慎多疑,未免中间横生枝节,在大婚前不许公主进宫面见陛下,留她在滇国七皇子所居的飞雪楼,便是最稳妥的法子。
但即便如此,这场婚事依旧没能顺利进行下去,公主在大婚前忽得一场隐疾,伊始尚有几个太医秘密前往,后来索性连飞雪楼都被封了。
和亲事败,七皇子却愿意继续与大周合作,只是更换了要求:战胜郯国所得城池与财宝,须分一杯羹与滇国。
这对周国来说只是要牺牲部分利益,倘若不能得滇相助,便会举国维艰,两方很快便达成盟约。
还未开战,宫中便已有一场又一场的宴饮。
至于被拘在飞雪楼的公主,直至二皇子齐洹出巡回京,方请旨将她送回乐清山,乐清山旁驻扎着季元驹所领季家军的训练营,是一处安稳所在。
公主在乐清山修养三年病愈下山,不久后便与季元驹成婚。
因着三年的时光与这桩喜事,许多人已将当年公主离奇患病的事全然淡忘,但那却成了永安侯心中一根隐隐的刺。
也因如此,在与郯国大战取胜后,永安侯拒了一切封赏与厚赐,自请去往远在边关的宜州戍守。
但就在方才的一瞬,他当年的猜想已全然被证实。
季濉那双淬着冰的桃花眸,像极了已故的公主殿下,而他第一次见到季濉出现在林府的日子,便是在公主府大火之后。
显然,林兄早便知晓他的身份。
若自己当年领着禁军去奋力一搏,将公主带回宫中,如今又会是何种景况?
季濉该恨他,该如此地恨他……
门口的身影在他低唤之后,只略顿了一瞬,便大步流星地走开了。
第36章
灯火荧荧,林臻坐在烟雨图下的书案前,手握狼毫,目光却游离在窗外的点点夜色中。
雪白的宣纸上只洇开一笔浅色的墨,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。
“听丫头说你先回府了,祁州的风俗与京中颇有不同,怎不多看看?”
齐瑜时轻推轮椅将房门合上,方缓缓进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