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泰冷哼一声,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官途着想,虽说当个郡守已是不小的官职,秩二千石且总管一郡军政民政,有事更是可以直达天听。
可区区一个郡尉,怎么比得过九卿这样的要职呢?
于是他悄悄写了封密信交给手下,吩咐道:“亲自交给长兴侯,告诉他,蒙铎将军奉摄政公主之命在东南郡搜捕秘密要犯。”
手下接了信,应了一声便消失在夜色里。
待到蒙铎着急的拿到通令后,没再和郡守多说一句废话,便转身离开了太守府。
他心里急的不行,心想王上啊王上,你可千万不能出事!
此时的阮锦,却已经和阿蛮回到了小院儿里,两人难得没有一回房间就开始做,而是坐在了桌案前赏月。
今夜的月色十分柔美,阮锦在现代的时候从来没见过那么大那么亮的月亮。
仿佛就挂在树梢头一般,照得院子里即使不点灯笼,都亮得仿佛白昼一般。
四儿和九大夫也在院子里看月亮,还有夜莺的叫声时不时的传来,这宁静的夜色当真当让心旷神怡。
阮锦突然来了一句:“此等月色……要是能嗑点瓜子儿那就再好不过了!”
第58章
瓜子是不可能有瓜子的,因为葵花子和西瓜子都是明朝传入中国,清朝才开始流行起来的。
四儿从柜子里掏出不少菱角和核桃,摆到桌子上供大家食用。
早期的坚果并不多,松子榛子都是贵族们吃的,普通小老百姓也就只能采点菱角种点核桃了。
阮锦拿起一个菱角,掰了半天也没掰开,还是阿蛮从他手上接了过去,咔嚓两声就给他捏碎了。
阮锦朝他比了个大拇哥,咔嚓咔嚓吃了起来,味道粉粉的,有点类似栗子。
不过吃着还不是很过瘾,还是花生瓜子的吃着爽。
一想到花生,阮锦忽然记起来,这里似乎是有花生的。
本来根据历史记载,花生也是后来才传入中国的,但既然这里有花生,就说明历史的记录也不是完全正确。
或者说,这个架空的世界,花生的存在也可能被架空了。
阮锦突然道:“对了,我不是记得上次咱们留了不少花生准备种?四儿,还有没有啊?”
四儿也想起来了,应道:“有有有,但是不多,咱们这边本来就没有多少种花生的。北边种的比较多,阿大已经托北边的朋友去收了。”
阮锦道:“有就好,快快快,把花生找出来,我来给你们做五香花生。再拿点大蒜出来,做点蒜香花生!”
什么五香花生,蒜香花生,四儿和三儿他们从来没听说过。
花生这种东西是他们用来煮饭吃的,粥里放上几粒,也算是为生硬的饭增添几分风味。
古代的花生不大,大概小拇指大小,这也正是阮锦需要的。
阮锦指挥着众人道:“来来来,今天咱们做的匆忙,给花生开个口,我去准备料汁,一会儿泡进去。”
众人一拥而上,开始处理花生,阮锦则快速煮好了料汁,里面放了香叶、桂皮、八角、花椒、盐还有最关键的蒜片。
再把开好了口的花生泡进去,约莫泡个十几二十分钟,再小火煮上半个小时。
煮完也不用捞出来,直接泡在里面,边捞边吃。
把一大盆花生放到桌子上的时候,九大夫的小脑又萎缩了,他问:“花生……还能这么吃?”
阮锦坐回石凳上,说道:“你们尝尝就知道了,这味道香的很。”
九大夫和四儿互看一眼,两人一人捞了一枚出来,剥出花生仁儿尝了尝。
只觉得花生特有的香甜配着香浓的卤料咸鲜,还有大蒜那特殊的味道直接击中了两人的味蕾。
四儿和九大夫同时惊叹道:“好吃啊!”
阮锦一脸期待的看着他们的表情,说道:“我就说好吃吧?还可以炒干做成干货,这样就可以远途运输,卖给更多的人了。”
四儿伸出一个大拇指,赞道:“少爷,你这是又想到了一条致富路哇!”
之前的植物油已经堆了满仓,阮锦正想着开一个油坊卖油,但是糖也做了不少出来,还有盐井的盐,再加上现在的炒货。